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徐世昌创建北杨村"四存"中学

徐世昌创建北杨村"四存"中学

关键词:四存"中学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四存"中学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boy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10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1919年到博野县北杨村瞻仰颜元故居,认为颜李学说可以富国强民。次年即在北京组织了"四存学会",并在府右街筹备建立了一所"四存中学"。1922年,由"四存学会"拨银2800元作为建筑费,在北杨村创一所小学,徐世昌命名为"四存小学"。次年,"四存学会"又拨款800元招生开学。嗣后,徐世昌每年拨银元800成为定制。张荫梧作为四存学会博野分会的会员,他在执掌北京市长期间,当然大力捐助,组织四存学会旅京的博野会员成立北杨村学务委员会(后改为校务董事会),亲任主席,募捐资金,扩展校务,将"四存小学"增设中学,1929年改为"四存中学",还一度任校长。当年,连同小学共有学生240人。

    1931年,学校扩招,中、小学各4个班,学生480多人。是年12月,附设农隙学校,入学农民60余人(免收学费)。主要是讲解农作物的管理和栽培技术,颇受农民欢迎。1934年暑假开设了农村师范班,招生60名,一年毕业。1935年又招收了3个师范班(博野、蠡县、安国合办)。到7月初,学校分三部:即师范部、初中部、小学部,共9个班,学生达540人。8月初,省主民众教育实验学校,奉教育厅指令迁到此校,学生127人。1936年6月,博野、安国、蠡县、安平、深泽五县的简易师范合并为联合师范,在此招生5个班,这时学生达到了870余人。

    "四存中学"办学方针和宗旨是:以适应社会为基础,改进社会为标的。由学校社会化而跨入社会学校化。授予学生实际应用及生活之智能。实行严格的身心训练,做多方面之发展,要求具有农工身手、军人体魄、科学头脑、超越意识及服务农村之精神。"四存中学"教育内容有:公民训练、自卫训练、生产训练、卫生训练、民族精神训练、教育训练。以上七项训练最后一项为师范班所独有。在教育上,本着"手脑并用、教学做合一"之原则,使理论与实践、教育与生活、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。"四存中学"的办学方针、实施办法及各种活动,在当时是新生事物,主管全民教育的梁漱溟先生专程由北京来校指导,因此,引起多方面的关注,参观者络绎不绝。既有教育行政领导,也有教育专家,乃至各界政要,捐款资助者亦不乏人。1935年一年中到该校参观者达29起、570多人次。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,解放后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、教育部长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杨秀峰应邀到"四存中学"参观演讲,并对"四存"的学以致用、注重实践加以赞赏。

    "四存中学"从1922年创建"四存小学"开始,1929年增设中学班并改为"四存中学",直至1937年停办,历经15年。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5亩扩大到200亩,教室19个,共有教职员工100余人,房舍600余间,培养出初中以上毕业生600多人,这些学生多数走上了革命道路,也有少数学生跟随军阀张荫梧与人民背道而驰,走上了反动道路。后日军占领博野,抗日政府恐学校为日寇盘踞,组织群众将其拆除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5203220312 传真: 邮箱:by0312#qq.com
地址:博野县恒鼎商业街C4-028号 邮编:0713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博野县在线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